
民国时期,除了传统的木箱与铁罐,牛皮纸的运用最为广泛,对于每次只买几斤茶叶回去解馋的顾客来说,用牛皮纸包装的茶叶便于携带、存储方便。
很多茶庄常常镌刻木质商号大印,印在牛皮纸上以示区别。 这些牛皮纸包装的种类繁多,多用厚重的朱泥和油墨印制,极具收藏价值。
民国时期,大部分茶庄、茶馆都有喝茶配茶食的传统。不论精致的糕点还是可口的零嘴都成为喝茶必不可少的佐食。
老北京的茶馆里瓜子配上盖碗茶听评书知天下事,江浙一带的茶馆里的茶香总是透着温柔的味道。 在那个时代由旗装改良后的旗袍风靡一时。在那个时代,诞生了许多以旗袍女子为主题的茶食招贴:或是三两姐妹相邀出行、或是闻杯品茗、或是眺望远方。
民国时期,随着对外贸易的增加,茶叶生意红火,在茶叶生产与出口旺季,为了缓解收购茶叶资金不足及货币不够流通等问题,许多茶庄及丝茶银行发行了钱币代替品。
比较出名的有“中国丝茶银行”发行的代茶币、“中国钞票公司”发行的茶市流通券、“怡和茶号”发行的代用纸币和“协升昌号”发行的茶庄票。
这些老茶币为当时茶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,也成为了一段不可复制的历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