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 |NEWS CENTER
  • 返回首页
  • 加盟热线:400 850 6666
    总机电话:0592-5050588
您当前位置:首 页 > 新闻中心 > 活动速递

周庄的阿婆茶

2011年12月20日| 华祥苑新闻网

俗话说:“未吃阿婆茶,不算到周庄。”在周庄,喝过“阿婆茶”的人才能品出水乡古镇的韵味来。

周庄人爱喝茶,而且吃茶的方式很讲究。茶具越古越好,煮水要用陶器瓦罐,燃料要用竹片树枝,沏茶要先点茶头,隔数分钟后,再用开水冲泡,这样可以使茶色香味浓。无论市镇和农村,人们经常看到六七十岁老太聚在一起吃茶,因此称为"阿婆茶"。现在周庄此风更盛。 周庄人喝“阿婆茶”的历史源远流长,如今深宅大院里珍藏着的青花瓷盖茶碗、玲珑精巧的茶盅、古朴典雅的茶壶以及釉色光亮的茶盘,都足以证明“阿婆茶”的悠久历史。

“阿婆茶”虽是民间习俗,但喝茶方式颇为讲究。东道主定于某日请喝“阿婆茶”,数天前就四出邀请,筹备茶点。是日,洗涤茶具,摆设桌椅。宾客从四面八方而来,宾主相互招呼,依次就座。喝茶时,主人先在桌上放上几碟腌菜、酱瓜、酥豆之类的小吃,作为佐茶菜,所以周庄人喝茶不叫“喝茶”而称之为“吃茶”!冲茶时必先点茶酿,后冲满杯子,表示真诚待客。客人喝“阿婆茶”至少要喝“三开”(即冲3次开水)方可离席,以示礼貌。“阿婆茶”的流行,使许多农村中老年妇女加入行列,她们围着八仙桌,嗑嗑瓜子,喝喝茶,一边做针线,一边聊家常,其乐也融融!好一派大家庭似的温馨!当然,大家会轮流作东,以表示亲密无隙的姐妹情、街坊谊。

这些年,“阿婆茶”重在周庄盛行,张厅、三毛茶楼等都有“阿婆茶”。尤其是在中市街上的三毛茶楼,因台湾女作家三毛曾来过周庄,留下她许多书信笔墨和动人故事,于是三毛茶楼的茶客源源不断,而茶楼主人又是位乡土作家,曾与三毛有过书信往来,因而在三毛茶楼喝一杯清香纯净的“阿婆茶”,真是有滋有味,别有一番情趣在茶中。

阿婆茶还有一个传说。很早很早以前,闻名中外的淀山湖中有九座美丽的山,山上的风景很迷人了!看了不禁让人心旷神怡,一个叫阿蒲的人就住在这多姿多彩的山上。他在山上种了许多他心爱的朋友 --------茶树,碧绿碧绿的,特别好看。

阿蒲是一位诚实,善良,心肠好的一位老婆婆。到了每年春季采茶的时候,阿蒲总会带上他的茶叶到四处走一走。路经商榻时她看见一群穷苦的乡亲们,就顺手送了一些茶叶给他们。以后每年都这样。到了冬天,阿蒲就回到那迷人的山上,与茶叶朋友相伴“冬眠”。

从那以后,商榻就有了 茶叶,乡亲们也开始用茶解渴的习惯了。后来。几经沧桑,淀山湖中那秀丽的山就不知去向,留下水平入镜,碧绿的淀山湖了,同时,也为我们留下了“风味”,阿蒲老人不知哪里去了?山,人也像从人间蒸发掉了,成了我们商榻儿女永远的不解之迷。但这喝茶的习俗却在商榻“生根发芽”了。牢牢扎在我们心中,一代一代传下去。 后来,人们为了纪念这好心肠的阿蒲婆婆,就把喝茶叫做阿蒲茶。

后来,觉得叫阿蒲茶不太好,因为阿蒲老婆婆创造了着风俗,直呼其名,好象不太尊重老婆婆了。就大胆的把“蒲”改成了“婆”。从此商榻人喝茶又有了一个更响亮的名字--------阿婆茶。就这样阿婆茶就叫开了。

推荐阅读

回到顶部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