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全国茶叶生产座谈会在峨眉山大酒店多功能厅召开。来自重庆、福州、四川、湖北等18个产茶省、直辖市农业厅负责人,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以及各地茶叶专家参加座谈。
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马淑萍、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院士陈宗懋、四川省农业厅副厅长傅志康、乐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方为加和峨眉山市领导马元祝、王毕泉、辜廷齐出席会议。
参加此次会议的有全国茶叶产区18个省(市、区)农业部门相关负责人和10余家国内知名茶企负责人。会上,四川、浙江、福建、湖北省做了经验交流发言。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院士陈宗懋做了题为《标准化生产与我国茶产业发展》的专题报告。
王毕泉在会上作经验发言。他说,近年来,峨眉山市委、市政府坚持把茶叶作为最具优势、最具发展潜力的农业特色产业来抓,通过大抓整合、做大基地、做强龙头、做响品牌,打造中国西部现代化 茶叶加工中心,带动全市及周边地区茶叶产业发展,促进农民增收。
会议提出,“十二五”期间,我国茶叶生产要在坚持“稳定面积,提高单产、质量和效益”的基础上,调优茶类结构,力争“十二五”期末全国茶园面积控制在3300万亩以内,干毛茶亩产70公斤以上,绿茶、红茶、乌龙茶和其他茶类的比例由目前70%、7%、12%和11%调整为65%、10%、13%和12%。
为了将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,该市制定发展规划,将各种资源进行整合,推行标准化生产技术,建设具有现代化农业特点的标准化茶叶基地;采取整合财政资金、专项资金,减、免税费和在用地上由政府统一收储等措施,培育龙头企业,扶持企业实施技改扩展,引进先进设备,扩大生产规模,不断做大做强;制定并实施“品牌战略”和推进企业创牌的配套激励措施,实施产业加工技术规程和产品标准,引导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,以及品牌的形象策划、传播策划和综合创意策划,通过参加展销会和媒体宣传,不断提高品牌的知名度、认知度和美誉度。
为了达到这一目标,农业部要求各地农业部门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:继续实施茶叶重点区域发展规划;大力推进茶叶标准园创建;结合老茶园改造,推广无性系良种;加快发展清洁化、连续化、自动化加工工艺及设备的推广和建设;大力发展茶叶深加工,延长产业链条,增加附加值;大力发展茶叶专业合作组织,提高茶叶生产的组织化程度;进一步培育品牌;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;积极开展技术创新,努力提高茶叶生产水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