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据报道,北京马连道茶叶街要扩容,从目前的“一条街”升级为“功能区”,最终成为像义乌一样的4A级景区。这是记者昨天(22日)从“2011北京马连道国际茶文化节”上获悉的。
未来5年,马连道茶叶街将把周边的马连道南街、茶马道、红莲南路、丽源路纳入其中,形成倒“¥”型商业街。成立有公务员编制的“马连道茶功能区管委会”,拟建中国首家茶文化主题酒店、中国茶文化展览馆和博物馆,建设国家茶叶质量检测中心,周边马路将被扩宽,各种电线入地。
曾经辉煌的马连道茶叶街筹划摆脱业态重复的困局。昨日,中国茶产业可持续发展马连道国际交流会举行,北京市西城区政府发布了对马连道茶叶街的“十二五”规划,马连道将从单一的茶叶交易区蜕变为集购物、休闲、餐饮为一体的综合商务区。筹备中的马连道功能区管委会,有望明年获批。
根据西城区对马连道的发展规划,政府部门将从功能、产业、文化、景观四方面着手,对马连道茶叶街进行产业升级,建成马连道功能区综合服务大厅、茶叶商品交易所、中国茶文化展览馆、茶文化主体酒店、陶艺大师工作室以及茶文化旅游景区等。
“配合马连道茶叶街的改造升级,西城区政府还会拆迁马连道茶叶街上的一些建筑,拓宽街区的道路,改善交通状况。”北京市西城区商务委员会副主任周振波透露。
目前,在马连道茶叶街上,存在马连道茶城、京闽茶城等近10个茶城和众多专卖店,700余家茶商扎堆于此,素有“京城茶叶第一街”的称号。不过,马连道茶叶街众多店面在茶叶种类、销售模式上,均存在同质化严重的问题。河北、黑龙江等地茶叶批发市场增多,令马连道茶叶街的区域辐射力减弱,茶商生意受到影响。
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表示,“马连道原来的交易模式太过单一,只侧重于商业方面。马连道从文化、景观等方面入手的做法值得肯定”。
此外,洪涛认为,马连道要想在国家整体经济环境不好的状况下获得新发展,可以从电子商务方面考虑,“将线上交易和线下体验相结合,可冲淡茶叶街稀松的人流和拥堵的交通状况造成的不利影响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