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 |NEWS CENTER
  • 返回首页
  • 加盟热线:400 850 6666
    总机电话:0592-5050588
您当前位置:首 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动态

我们要让中国红茶红遍天下

2011年11月11日| 华祥苑新闻网

红茶是世界产销量最大的茶类,占世界茶叶产销的80%以上。中国是茶的国度,也是世界红茶的故乡。中国红茶曾漂洋过海,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了全世界爱茶的人,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了世界格局,推进了世界文明进程。直到如今,中国红茶依旧站在世界红茶的巅峰。

现存在主要问题
中国红茶在发展进程中,首先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,没统一的产品标准,容易引发恶性竞争。其次,中国红茶生产成本高于世界其他国家的平均水平,在国际市场缺乏有力的竞争条件。第三,出口与内销价格倒挂,多以原料茶形式出口,价格不高。第四,进口国调高进口检测标准,加大出口难度。第五,在国际市场仍然缺乏整体形象,缺少在国际上的茶叶知名企业与大品牌。第六,产品科技含量欠缺、附加值低。

红茶的转型升级
根据国际和国内茶叶产、销形势的发展,我们必须针对上述的问题,探讨茶产业转型升级,研究茶叶内、外销可持续发展之路。从科技、资源、产制、工艺、品质、品牌、产业化等方面搞好转型升级。

从生产大国转向生产强国
2011年中国茶园面积达到3000万亩,茶叶产量增至143万吨,成为世界上茶叶生产大国,但还不是生产强国。因此,我们在研究发展中国红茶的生产和贸易时,必须从国家大局出发,努力把中国这个茶叶生产大国转为生产强国。最近农业部种植管理业司王戈处长提出四点很好的意见:一是要把市场由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国家转化;二是由出口绿茶为主向多茶类齐头并进;三是茶叶由数量增长型向规模效益型转化;四是茶叶出口形势由散茶向品牌小包装方向转化。

实施“四、五、五”工程
中国红茶要转型升级,要走向世界,首先必须实施“四、五、五”工程,即“四个转换”、“五个升级”、“五个创新”。从营运流通上实施“四个转换”,即茶叶和环境的资源向优势转换;茶叶营销模式从“单打”向大集团化、大产业化转换;茶叶产品从多品类向统一大品牌产品转换;茶叶产销技术和工艺向高新技术和深加工转换。从企业产业化上,要实施“五个升级”,即要提升企业联盟综合实力、提升集团规模、提升茶叶科技水平、提升产业化水平、提升进入国际市场竞争力。从茶叶生产上,实施“五个创新”,即创新茶树新品种、创新茶叶产制新技术、创新茶树病虫防治新农药、创新茶树营养补充的新肥料、创新耕作和加工的新机具。


茶叶出口必须转型升级
我国茶叶出口,主要是非洲、中东欠发达国家,部分出口到日本、欧美。许多专家和外贸人士最近提出,中国茶叶出口市场的结构要调整,茶产业的转型升级也势在必行。为此,要打开中国红茶国际贸易的大门,外贸的茶企业必须要抱团,形成合力优势,面向世界,加强与进口国的联系与密切合作。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杨亚军说得好:“做出口,不同区域地区,对口感风味的要求有区别的,我们要迎合他们的要求,要对我们的原料好好研究”。“茶叶没有好坏之分,但有标准,一定要按标准加工,不能随意降低加工标准,企业要有标准意识。要在我们这一代再现茶叶大国辉煌,从茶叶大国转向茶叶强国,需要大家共同努力。”

加大出口扶持政策
由政府牵头,各省相关职能部门协作联合制订政策、规定、办法等,为打造中国红茶大产业奠定基础。要纳入“十二五”规划、国民经济规划,以国家级、省、市龙头企业为基础组建的大产业的出口贸易应予扶持。

搭建固定展示平台
统一推广“中国红茶”的大品牌,建立拍卖交易中心,打通与国际贸易不畅的瓶颈,推动与国际贸易接轨。

适应国际市场需求
加大适制红茶茶树品种选育、繁育、化学农药、重金属控制技术等方面的投入,增加高附加值的适销茶产品的出口。

加工产品开发热点
要充分利用国际上关于饮茶有益于健康的研究成果,深入研究世界主要红茶市场的消费风味和习惯,引导消费。当前我们应当总结福建将乌龙茶做青工艺引入红茶中,研制出花香红茶的加工技术,已有许多新品种问世,不同品种鲜叶生化成分对红茶发酵效果的影响,正在深入研究之中,我们应当总结福建这方面的经验。

保健研究促进消费
美、日、英等国进行了大量关于茶叶对人体癌症的预防和治疗效果,特别对人体癌症、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疾病研究,取得显著的效果。主要是抗氧化作用,特别在常见脑神经退化疾病,“三抗”、“三降”有明显进展。美国科学家研究,红茶和绿茶的提取物可以抑制丁酰胆碱脂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,可以提高人的记忆力和识别能力,可以预防金森氏症和老年性痴呆。此外。红绿茶对糖尿病降低血糖也有明显效果。同时,红茶对口腔健康、皮肤疾病、防治关节炎、调节免疫有明显功能。

实现机械化降低成本
淘汰落后、陈旧、污染的老设备,引进节能、省耗、环保的新设备、新技术,提高工效,降低成本,提高品质与效益。

尝试组建专业机构
红茶专业机构由各红茶生产区域政府联合组建,由茶叶种植、加工、质检、销售等方面专业人员组成,及时把握国际市场销售动态和需求信息,及时调整销售策略,提升我国茶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。

 杜绝泡沫减少风险
中国是个大市场,由于这些年的茶叶市场回暖,茶叶价格一路飙升,鼓励高消费,但也要注意不同层次消费。应遵从张天福老先生提出的:“摒弃过度包装,保证品质,保持传统采摘标准,做普通百姓喝得起的茶。”

加大宣传拓展销路
我们应利用各种渠道,诸如各种国际性展览、展销、交易会、茶文化活动、对外茶事活动、国际大型活动等,加大中国红茶的宣传,让茶文化为品牌服务。同时通过华人华侨、驻华、驻外大使馆等,通过设立销售网点,建立外贸出口销路,让中国红茶在世界市场上展示新风采!

当代著名的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博士,将茶叶称为深刻影响世界的中国第五大发明,将茶视为促进世界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式重大发明,赋予了茶叶极其深远的社会价值。21世纪,中国茶叶、中国红茶要在世界市场的竞争中得到提升,这是摆在大家面前的茶叶产销领域的一个新课题,只有认清国际形势,认清中国出口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,认清与国际贸易公司、跨国公司的差距,才能立于不败,才能更好的实现全国茶人心中的梦想——让中国红茶红遍天下!

 

推荐阅读

回到顶部
Top